2006年4月1日 星期六

文化創意產業:從Hello Kitty看 文化經濟

「經營日本文化和文化符號」被日本列為21世紀成長型產業的發展重點,透過符號和實物的互動,把人們對夢想和感覺的渴望,附加在物質產品上,透過有符號意義的產品,來滿足人們對夢想和感覺的追求。日本在發展文化經濟的同時也融入了生活文化,精緻文化,娛樂文化,健康文化等特色,結合科技及國際行銷網絡,創造高附加價值的產值。「Hello Kitty」一位家喻戶曉,老少咸宜的玩偶明星於是誕生了!!

Hello Kitty 的傳奇
1974年,這隻年紀已經坐二望三的無嘴貓,剛開始被定位為「小孩子的玩意兒」,一筐大都市的日本小學生,在心靈寵愛及金錢充裕的情況下,對於售價不超過十美元精緻商品,根本沒有抵抗的能力,對Kitty開始著迷。它的誕生,讓日本原想以政治立國的勃勃野心,180度的轉變為以文化立國為目標,從被動地接收和吸收外國文化單向的弱勢狀態,轉而積極的挖掘日本所固有的深層的文化及文化符號向國際傳播,成為影響世界重要的一個文化衛星。

Hello Kitty 大眾化
1976年,日本積極推動國際藝術交流事業,向美國及世界各國輸出文化產品及文化服務,可愛的Kitty所屬經紀公司SANRIO認為要讓商品超凡出眾, 首先要有經濟規模, 也就是必需讓市場變大,而推出的時機及顏色也是首要關鍵因素, 於是毅然把風行多年的鮮紅色系Kitty 設計,改為比較軟性的粉紅色的PINK KITTY系,讓成年人及外國人士也可以輕易接受的產品,以擴大Kitty 的顧客層。

SANRIO創辦人信太郎精準的抓住日本人根深柢固的送禮文化,日本人藉由送東西和交換精品來取悅別人,贏得友誼。 Kitty成為最佳的「社交溝通」及完美的節慶禮物。Hello Kitty 的狂熱如颶風般的在市場上越滾越烈。


Hello Kitty 故事化
1981年,日本開始實施「下一代產業基礎技術研究開發制度」,Kitty不僅臉型變圓了些,個性上也有豐富的刻畫,明明在日本被創造的凱蒂.懷特(Kitty White),卻被描述為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一日出生於英國倫敦的上流家庭,個性善良,體重和三顆蘋果一樣重,喜愛練習彈鋼琴和烤餅乾,在森林中玩耍,喜歡旅行、聽音樂、看書和吃Mimmy烘焙的可口餅乾,永遠唸小學三年級,愛說:「朋友永遠不嫌太多」,每天最大的問題是決定點心該吃冰淇淋或餅乾。

這樣抽象化的人物,有著時空背景的描述,讓人多了許多具體的想像空間, 除了增進顧客對她的情感依附外,而她的親戚朋友越多,延伸品牌也就越多樣化!



Hello Kitty 流行化
1990 年,日本經濟開始走下坡,Kitty微妙的再次流行。在大眾節衣縮食的情況之下,已無法再像泡沫經濟時代一樣大量購買高價的世界名牌,走在流行尖端的日本年輕女性,轉而逐漸把目標指向人人都買得起的Kitty身上,同時也帶動了一股將世界名牌和Kitty同時配帶的新流行。

一個時髦的東京女郎,手上提著名牌LV包及Chanel 手錶, 搭配Kitty 項鍊及耳環,已不再被視為是一種唐突可笑、不倫不類的裝扮,反而是可解讀為個性的時尚搭配,或許這正是日本的時髦女性應付經濟不景氣的最高智慧表現吧!

Hello Kitty附與人性化的故事, 添加流行性的色彩, 塑造集體的認同感,, 成功的商品化過程, 其重點歸納有以下五點:

1. 產品要有一致的形象,便於客戶接受。
2. 商品價格合理,目標客戶可以負擔。
3. 商品要無所不在,以方便客戶購買。
4. 商品形象要能夠反映客戶的心理需求,並成為客戶傾訴的對象。
5. 商品要建立話題,引起目標客戶群間的相互模仿。


成功的品牌行銷-
台灣Hello Kitty 狂熱現象

2005年,台灣7-11統一超商以ㄧ片Hello Kitty磁鐵,讓五月份營收寫下歷史新高,三個月的促銷活動共發出1億多片的Hello Kitty磁鐵,創造50億營業額,比去年同期成長30%,創史上最強力之全店促銷案。冠軍達人,三十一歲的潘柏全動員家族二十多人狂蒐,以四百二十套、一萬三千多枚磁鐵奪冠。潘柏全說,至少花上一百九十萬元,其中買了上萬元的粽子、香菸和水果,才換到五十盒磁鐵,到現在還有一堆粽子在7-11冰箱裡,尚未提貨。

香港麥當勞五週內售出四百五十萬隻Kitty布偶,台灣曾經創造在五分鐘內售出五萬套電話卡,四個小時內賣光五十萬隻Kitty,平均每兩個人就擁有一隻麥當勞Kitty貓玩偶,並在十個月內有四十萬人申請Kitty 信用卡的記錄,這隻日本最賺錢、台灣全民一致迷戀的可愛貓咪,成為台灣最受歡迎人物的第三名,也是全世界五大搖錢樹之一。


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
ㄧ個能擾動全社會的現象,常是社會變遷的結果,絕非偶然,當我們走進7-Eleven,看到的不只是琳瑯滿目的商品而已,在它的每一個貨架上,蘊藏著社會新舊力量的消長、新舊世代不同的夢想;貨架面積有限的便利商店,有著嚴格要求最高週轉率的特性。因此商品的進與出往往就是社會生活方式的新生與死亡的足跡。「今天不上妝」、 「頭腦常當機」、 「好像吃太油」、「最近太操勞」、 「就快挺不住」、「應酬太頻繁」,每一個「我的健康日記」寫實的反映現代人工作愈來愈多,需要尋求自我抒解及心靈的撫癒。符號消費的社會,情報焦慮及戀物癖成為生活的寄託,Hello Kitty引起粉絲迷的瘋狂喜愛,隱隱然訴說著人們對特定圖像的崇拜與依賴,似乎已由過去宗教形式的圖騰崇拜,轉變為形象商品。

從行銷的觀點來看
SANRIO公司策略性的推出各式各樣無奇不有的Kitty形象商品,不但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慾,商品分級式的價格,也易於引發各年齡層的蒐集癖好。7-11成功的贈品行銷模式乃充分掌握三項消費心理,一是有超人氣的「免費」贈品,二是貨真價實的「省錢優惠」,三是吸引人的獎品。所以,統一超商這次在磁鐵贈品中包含一份折價券,並提供1,000項與Hello Kitty有關的大獎。這三者缺一不可。 而Kitty系列商品的延展性與精緻度,使Kitty的形象不再侷限於兒時或女學生用品的範疇,無論是保有童心的年輕婦女,或是懷舊的中年族群,都可以藉著本次行銷活動,繼續沉溺在Hello Kitty的粉紅色世界中。

從文化產業的角度來看
台灣文化創意一再強調的特點,包括多樣性,小型化,分散化,並強調個人的創造力與創意,卻忽略了沒有經濟規模,商品的固定製造成本及研發成本無法有效攤提,將阻礙大眾化推廣,影響量產,無法創造普世價值,也就沒有流通價值及金錢價值,日本 Hello Kitty 結合台灣創新的整合行銷模式,創造一波波高度的營收成長曲線,強調的仍是「通路」這個火車頭,說明了文化創意的好與壞,最後仍需回歸市場機制,由市場消費來決定,只要有銷路、利潤,產業自然會形成。文化才得以產生經濟威力,百花齊放。




圖˙文/統一夢公園 吳旭慧

沒有留言: